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旅游美食 > 正文
    购物车
    0

    大余县:乡村振兴 丫山有路

    信息发布者:萧遥小哥哥啊
    2019-06-03 12:02:11    来源:江西日报   转载

    游人在丫山农家乐园自行车道骑行。

    单人机车在越野基地驰骋。

    如今,在大余县丫山风景名胜区游客集散中心的对面,靠山面阳的一面护坡上,南来北往的人们远远就能看见巨大的红漆大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以国家第一批试点体育特色小镇——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打造为抓手,我省正在探索一条体育旅游发展之路,着力将大余丫山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绿水青山变成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两年300场赛事 “丫山秀”持续上演

    4月下旬,在大余丫山休闲运动小镇举行了丫山第二届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事。这是一场仅有3000名跑友参加的小型赛事,让大家没有想到是,这场赛事却在旅游卫视足足播出了30分钟,让丫山好好地“秀”了一把。

    丫山,位于大余县黄龙镇境内,距县城十余公里,因最高峰双秀峰呈“丫”字形而得名。丫山,有南唐始建的江南名刹——灵岩古寺,是汤显祖名著《牡丹亭》“丫山追梦”故事的发生地,苏东坡、张九龄、周敦颐、朱熹、文天祥、戚继光、王阳明等历代名人在此活动并留下诗作,但总的来说,丫山并没有因文化大出“风头”。

    占地3万余亩的丫山,森林覆盖率92.6%,境内山峦叠翠、秀木成林,瀑布成群、竹涛阵阵,到访的人们无一不由衷地赞上一句“连空气都是甜的”。山还是那座山,但是时光往后退哪怕是5年,人们也不曾看到丫山因旅游有过如此“高大上”的影响力。

    想想十年前的丫山:虽距县城仅十几公里,但它所在的两个自然村41户人家只有一栋砖混结构的房屋,70%的房屋无人居住,土地撂荒,进山的客人一年难见几个。再看看眼前的这个丫山:旧房改造成清新悠闲、风格不一的民宿,150多间客房错落在半山腰;10公里山地自行车越野赛道,13公里环山健康骑行步道,16公里登山道等道路上人们自得其乐……赣州市大余县体育局局长林菁感慨地说:“休闲体育搭台,山水人文待客,走体育旅游发展之路,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丫山的人气、名气、财气自然会来,‘丫山秀’自然会是一种常态。”

    林菁所说的“台”,指的是丫山运动休闲小镇的建设。2017年8月,大余丫山运动休闲小镇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名单。在这份名单中,全国仅有96家单位,江西只有3家。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总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总投资30.6亿元,是一个集户外运动、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保健、文化传承为一体的综合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或许只有体育,既能“穿针引线”式将青山绿水、人文风情、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串”起来,又能“黄金搭档”般将它们一个个“融”进去,还能通过其强大的平台作用进行展示和传播。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大余丫山举办了31类300余场体育休闲赛事(活动)。“赛事多了,景区人气旺了,游客也多了。现在每个季度到丫山旅游的游客平均24万人次,去年景区的收入将近1个亿吧!”丫山景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10年前开始“吃螃蟹” 试点特色小镇先拔头筹

    发展的道路有千万条,为什么丫山要选择体育之路呢?

    过去,大余有白钨等矿藏资源,丫山也是“财富之山”。但是,矿藏资源毕竟有限,资源型城市必然要遭遇资源的衰退、枯竭。因此,大余县委县政府在积极谋求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大余有热爱体育运动的传统,获得了“国家级全民健身户外基地”“国家级青少年户外营地”“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201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运动休闲产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大余方面审时度势,依托自身优势,结合城镇化建设、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育扶贫攻坚等内容,确立打造“体育名县”“全域体育旅游城市”的目标,开启了“体育+旅游”发展模式。按照规划,到2025年,大余要实现30亿体育产业产值的目标,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13%以上。

    大余之所以那么自信地喊出“体育名县”的口号,是因为他们在发展体育产业上有“国字号”的“急先锋”——丫山运动休闲小镇。“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大余‘体育名县’创建的‘龙头工程’,我们要举全县之力昂起‘龙头’。”大余县委书记曹爱珍说。“我省3个国家级试点体育特色小镇,目前来看,大余丫山建设得最好,潜力很大。”省体育局一位专家这样说。

    有人会问,江西那么多好山好水,丫山凭什么能拔得头筹、占得先机呢?这得益于他们多年前就开始尝试着“吃螃蟹”。

    丫山核心景区内有两个村。十多年前,大余章源生态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向阳回到家乡后发现,20世纪90年代靠开矿成为富裕村的村庄,因资源不足、发展无路被列为贫困村,多数村民外出务工,他们宁愿在山外买房、租房居住,不愿回来。

    唐向阳以自己多年在外闯荡的经验和见识判断,健康休闲产业一定是大有可为的产业,决定在丫山投资,反哺家乡。许多人不理解唐向阳进军丫山的举动,但他的想法得到县里的肯定与支持。很快,龙山瀑布群、丫可喜、道源书院、A哆景区等景点迅速被打造出来。

    道路通了,来往的人多了,丫山开始“活”了。或许,正是有了接近十年的提前积累,丫山入选国家首批试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项目才能“一炮打响”。

    ●“美特聚”三大特点 丫山处处健身休闲

    5月中旬的一天,一场大雨过后,过去人迹罕至的丫山石门口,去年底刚建成的占地50亩的新动力(丫山)越野基地内,越野汽车、UTV全地形车、沙滩车、越野摩托车等各种车引擎轰鸣,赛道上泥浆飞溅,观众席上尖叫连连。

    新动力越野基地负责人唐方斌告诉记者:“1月7日开业以来,我们举办了3场全国性专业赛事,吸引中、美、德、法、西班牙等多国越野选手来参赛,同时,基地平均每个月还要接待1000多名参与体验的游客,许多游客一玩就是好几天。”

    漫步于树冠丛中的悬空栈道,在富氧的丛林深处奔跑、地道探险、徒步登山、蹦蹦床……近年来,大余围绕丫山的生态景色和乡村风情,做足丫山的运动休闲文章,累计投资近8亿元,搭好体育旅游的平台,让3万亩丫山处处充满运动气息。

    据悉,丫山先后建成了专业赛场、赛道以及篮球场、户外拓展训练基地等硬件设施,高标准打造了A哆乡村、乡村旅游观赏园等,全国全民健身户外活动基地、国家登山基地、国家级青少年户外活动营地先后在丫山小镇落户。

    建设体育特色小镇,是一项开创性工作,无现成经验和模式可循。记者了解到,丫山体育特色小镇的产业主打健身休闲,具有三个鲜明特点。首先,在规划建设上突出一个“美”字。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有“一核两带八区”的产业发展格局。“一核”,指的是丫山风景区为核心。“两带”,一是利用山地特色营造居民体育休闲绿色生态空间带,完善小镇运动休闲功能,二是从县城到丫山的风景观光带。“八区”,即:户外运动区、休闲度假区、体育培训区、竹林养生区、旅游观光区、体育+旅游配套产业区、红色文化区、生态保护区等。其次,在产业定位上突出一个“特”字。三是在功能服务上突出一个“聚”字。

    ●用好“指挥棒” 引得源头活水来

    打造运动休闲小镇,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需要经营管理人才。单靠政府,既不现实,也有悖市场规律。

    “在运动休闲小镇建设中,我们一直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理念,政府发挥规划引导、服务保障的作用,并配套建设好相关基础设施;企业根据市场规律配置相应资源,建设相关项目,自主经营管理、自负盈亏。”大余县城乡规划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胡伟介绍说。

    大余县重视用好规划这根“指挥棒”,引领、规范项目建设,与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签订合作协议,编制了丫山小镇概念规划,引导企业着力打造一批地方特色浓郁、体育元素突出、旅游要素显著的运动设施和运动品牌。为了给小镇建设注入源头活水,该县组建了旅游投资公司,设立了1500万元的旅游投资基金,并探索采用PPP等模式,多方引入和撬动社会资金、民营资金参与特色小镇建设,破解资金难题。同时,出台土地、税费减免、人才引进等专项扶持政策,为特色小镇建设和运营提供全方位服务。如在财政税收方面,入选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特色小镇名单的,大余县财政每年按每个国家级、省级、市级特色小镇分别安排500万元、400万元、100万元的奖补资金。

    小镇建设严格按照规划的要求,进行保护性开发,为前来运动休闲的游客营造一个良好的运动环境。在开发建设中没有大兴土木、大砍林木,还对林相进行改造,对生态进行修复。许多建筑物、游步道是架空的,树长在房顶上、长在屋中央、长在楼板上,在小镇司空见惯。在用材方面,很多材料都是就地取材,用竹子经过加工做安全护栏;用木头做的标识,用鹅卵石砌的挡土墙,既新颖别致、生态环保,又在材料和色彩上跟环境相协调。

    在运营管理上,县里专门在小镇设立乡村旅游发展办公室,加强乡村旅游住宿、餐饮、营销、传统技艺等各类实用人才的培养,全方位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抓住智慧旅游的发展契机,大余还搭建起乡村旅游O2O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游客可以在线体验“吃住行游购娱”个性化、定制化服务。

    有了政府支持、引导,丫山体育旅游投资主体——章源生态旅游有限公司不断加大投入,先后投入5亿多元,打造了A哆乡村、A哆森林等精品运动休闲项目,并加大与外界的联系,积极做好产业发展、市场营销、项目推介等工作,吸引国内外户外运动爱好者到丫山游览探险。

    ●人均年增收万元 脱贫攻坚显身手

    “大余烫皮五块钱一碗,新鲜刚出锅……”以米糕、糯米鸡、米酒、豆腐脑等土特产为内容编创的山歌,通过大龙山村民吴蜜蜂高亢的嗓音唱出来,别有一番风味,吸引着一拨又一拨游客向A哆乡村一个叫“九回头”的地方聚集。

    “九回头”实际上是一个集中展示和销售客家特色餐饮的地方,这里有十多名妇女现场制作各种美食,并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具有赣南风情的歌舞、小品、采茶戏作品来招徕顾客、推销展示。“以前日子不好过,现在我有自己的摊子,一年可赚三万多元,我们全家人都在丫山景区里做事,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 吴蜜蜂自信地说道。

    今年55岁的何显华是大龙村农民,以前在家务农。得知她做得一手好豆腐,小镇的豆腐坊特意邀请她当店主。现在,何显华除了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固定工资,年终还能从豆腐坊分红。

    在乡村振兴大潮中,丫山体育小镇积极探索体育扶贫新模式,带动区域内贫困村庄和居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就业梦想。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项目总裁助理杨荣德告诉记者,目前,在章源生态旅游有限公司就业的399个固定员工中,80%为丫山当地百姓,其中有贫困户33名,仅2017年在开发丫山景区项目推进过程当中就新解决了附近500多农民的就业问题,其中绝大部分都优先安排给了贫困乡亲。另外,丫山运动休闲小镇还通过丫山景区旅游上下游产业的延伸,创造了近2000人的就业机会。数据表明,丫山当地村民的年收入从丫山开发前的人均2000元增加到现在过万元。(记者 郁鑫鹏 实习生 李 奇 稿件图片由王 伟摄)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